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中心 > 物流新闻
代表现场观摩 感受贵州水运发展的科技力量
发布日期:2025-06-04 16:38:44.0 文章来源:中国水运网

近日,2025年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科技活动周——贵州省水运发展现场观摩活动圆满落幕。来自贵州省交通运输厅、贵州交通职业大学的代表来到遵义港余庆港区沙湾码头实地观摩,感受贵州水运发展的科技力量与历史成就。

从战国通商水道到今日“通江达海”的壮阔跨越,从悬崖纤道到智能导航的沧桑巨变,乌江复航后沙湾码头吞吐量从2023年的15.7万吨到2024年的37万吨,再到2025年剑指40万吨吞吐量的雄心壮志,生动诠释了“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”的深刻内涵。代表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,聆听贵州水运两千载恢宏发展史。

在码头作业区,代表们实地考察现代化设施运行实况与船舶基本情况。沙湾码头作为距长江450公里的战略支点,6个500吨兼顾1000吨级泊位高效运转,智能化管理系统大放异彩。设备二维码实现“全生命周期”云管理,无人值守过磅系统精度达毫厘,物联网数据分析使故障预警提前72小时、设备利用率提升30%。

随后,代表们来到世界上首座采用三级升船机方案的通航建筑物——构皮滩通航工程,这里拥有世界上单级提升高度最大的垂直升船机和世界上规模最大、提升力最大的下水式升船机。曾经将货物从上游运至下游,要先在上游樱桃井码头上岸,通过17公里的中间连接公路,周转到下游沙湾码头,全程约需1到2天。而如今翻坝只需一两个小时,不仅节省运输时间,还大幅度降低了航运成本。

此次观摩活动,不仅是对贵州水运从“船工号子”到“智能领航”千年跨越的生动展示,更是对贵州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坚定践行。站在新起点,贵州水运正以科技为引擎,在“四纵四横两网”国家水运蓝图中全速前进,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注入强劲动能,奋力书写“通江达海”的时代新篇章。

专题专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