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9日,在湛江海事局“海巡09047”船的护航下,装载247712吨矿石的“武钢创新”轮安全靠泊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原料码头,为钢铁生产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保障。“武钢创新”轮船长321米,船宽57米,本航次的原料从澳大利亚出发进靠湛江,预计23日完成卸载作业。
据悉,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原料码头于2015年4月20日开港投入使用,历经十年的高速发展,宝钢湛江钢铁基地的码头设施与运营规模实现了飞跃式增长。码头岸线从最初的基础规模扩展至如今的8公里,泊位数量由2座增加到13座。船舶进出港数量年平均增幅近17.46%,年吞吐量较投产当年提升了7倍,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原料码头投产十年来货物吞吐量超1.8亿吨。
湛江作为粤西、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深水良港,是中国从国外进口铁矿石运输距离最短的地区之一,因此,30万吨级码头是实现“高效率、低成本、国际化”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。该码头的投入使用,不仅为企业降低了原料进出港的物流成本,更通过临港优势强化了产业链协同效应,为宝钢在国内外钢铁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撑,同时也成为推动粤西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。
该码头开港十年来,湛江海事部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积极主动靠前服务,为码头建设运营、航道安全畅通及船舶风险管控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支持,有力推动了钢铁基地顺利投产并达到预期产能。海事部门秉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,积极为企业优化政务服务流程,优先办理相关审批手续;强化作业船舶的安全检查力度,加强码头水工作业现场巡查;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码头管理制度,优化港内船舶航行、停泊及作业的管控措施,助力港口服务能力实现质的提升。
湛江海事部门始终将“服务重大项目、保障航运安全畅通”作为核心职责,聚焦重点时段、重点水域和重点船舶,持续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管。创新实施“精摸排+强协作+齐发力+固长效”的“四步联动”工作模式,有效清理了宝钢湛江基地附近水域的碍航渔船与渔网;建立“双线预警”机制,应对台风、浓雾等恶劣天气,通过短信、电话等多渠道及时向船方发布寒潮大风、台风气旋、船员工伤等安全提醒,确保预警信息覆盖无死角,切实保障船舶航行安全。
中小海轮是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产成品外运的主要运力,占全部产成品外运船舶超85%,针对进出宝钢湛江钢铁基地船舶的特点,海事部门出台两版《中小海轮“保安全、防滞留”安全自查手册》及《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小海轮安全记录推荐评估表》,为宝钢物流部门选船提供科学依据。同时,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与宝钢湛江基地建立“一对一”联络机制,深入了解码头生产与安全工作实际情况,督促船舶严格落实安全措施,推动企业固化“班轮”制度,提高船舶运营效率。此外,海事部门还定期开展“海事课堂进宝钢”活动,并派发安全宣传手册,有效提升了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