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7日凌晨4时,舟山引航站引航员王宏标、徐浩在夜色中爬上30万吨级油轮“普拉塔拉奇”号。10时15分,在两人的引航下,巨轮顺利靠泊外钓油品码头。
今年上半年,舟山引航站攻克多项技术难题,引领各类船舶6439艘次,同比增长2.6%,引航总艘次创历史新高。
引航艘次的提升,源自核心港区关键引航技术的突破。据介绍,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共有10个超大型油品码头,其中舟山港区有5个。受潮汐条件限制,此前各个码头每天的靠泊窗口期基本一致,窗口期内每天仅能同时安排5艘船舶通过虾峙门主航道进港靠泊,容易造成超大型油轮滞港。舟山引航站针对该瓶颈开展技术攻关,以岙山岛兴中油库码头为切口开展试验,优化引航技术,突破传统流速限制,将码头靠泊窗口期平均拓宽2小时。由此,舟山核心港区超大型油轮单日最大进港量增加了20%,上半年完成30万吨级油轮靠泊63艘次。
舟山引航站还突破了鼠浪湖码头小潮汛涨流全时段靠泊技术,将20万吨级铁矿砂船的靠泊时间窗口从1—2小时延长至5—6小时,并开创了“一潮两靠”的新模式。
由于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通航密度大、大型船舶操作难度大等因素,除集装箱船外,甬舟两地之前均未实现常态化夜间进出港引航服务。
今年上半年,舟山引航站推出了马峙锚地保税燃油加注船7伊24小时引航服务,实现应引尽引。上半年引领加油船78艘次,同比增长212%。同时常态化开展“海进江”粮食船和综保区新港等船舶24小时引航服务,夜间引航207艘次,每船缩短待泊时间6至12小时,确保大宗商品物流更畅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