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中心 > 热点聚焦
海陆空铁织就黄金网 浙江交通激活共富引擎
发布日期:2025-08-11 10:28:48.0 文章来源:中国水运网

强国通途,之江领航。2025年是浙江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的关键之年。浙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,坚持“试点引领、创新突破”,把“规划图”变成“施工图”,努力成为交通强国先行省。

从杭州数字交通大脑实时调度全城路网,到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通过海铁联运3天直达中亚;从舟山花鸟岛居民乘高速客船1小时抵达宁波,到建德低空物流航线无人机1小时将急救药品送达黄山——在浙江,一张贯通海陆空铁、融合数字智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,完善着这片土地的时空格局。作为交通强国建设全领域、全方位试点省,浙江以“试点即突破”的魄力,推动交通从“基础保障”向“发展引擎”跃升,不仅破解了“山海阻隔”的发展难题,更织就了一条通向共同富裕的“黄金通道”。

海港为核:打通陆海联动“任督二脉”

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,一台台无人集装箱卡车沿着智能轨道精准穿梭,将刚卸下的集装箱转运至铁路堆场。这里的海铁联运中心每天发出15列班列,直达中西部12个省份,2024年全年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跃居全国第二,5个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。作为“世界一流港口”试点的核心载体,宁波舟山港不仅连续16年保持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,更通过“四港联动”机制打破了运输方式壁垒。近年来,浙江聚焦港口集疏运体系,同时积极实现港口与内陆无水港“无缝对接”,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更成为连接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的关键纽带。

“我们要的不是孤立的‘亿吨大港’,而是辐射全国、链接全球的‘物流神经中枢’。”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浙江的独特之处,在于不止于“建港口”,更着力“建体系”。通过创新规划布局、项目谋划、投资建设一体统筹机制,浙江已形成“以海铁联运为核心、江海河联运为特色、空陆联运和公铁联运为基础”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,让海港的辐射力沿着陆地交通干线不断延伸。目前,全省已建成8个国家物流枢纽、6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,宁波—金华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群。

同时,浙江以港口为核心,构建“海港+陆港+空港+信息港”联动体系,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,将宁波舟山港打造为链接全球的物流枢纽,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,彰显“以港兴省”的战略定力。

岛链成环:让海岛群众“踏浪而来”

“现在去舟山本岛不用等轮渡了!” 舟山岱山县居民老王最近常带着孙子自驾经舟岱大桥出行,这条“海上长虹”,让岱山结束了“孤悬海外”的历史。

交通的变革正重塑海岛经济生态。在嵊泗,“客货邮”陆海空联动模式让无人机配送时效从“隔日达”变“当日达”,实现居民“收发快件不出岛”;在普陀,“一部手机行舟山”平台实现购票、通关、开票“一键通”,客运效率提升50%,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。

浙江将交通建设与海岛共富深度融合,通过“设施联网+服务提质+智慧赋能”,既解决“出行难”,又激活“发展力”,形成“交通带动旅游、旅游反哺经济”的良性循环,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。

专题专栏